赤老师-新能源培训指导专家/副教授 
	于2012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分别于2015年和2019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研究型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于2020-2022在清华大学航院、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博士后站中特别资助,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资局、香港创新科技署等项目,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期刊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任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山东省青联委员,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获2022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入围奖、香港政府创新科技博士后、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 
	研究方向:  
	(1)微纳尺度传热传质,储能/氢能  
	(2)热电转换(温差发电机、智能光、热、红外辐射传感器) 
	(3)(芯片上)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器件  
	(4)太阳能光热转换/发电
 
	
	 
	李老师-电气工程(硕士) 
	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在三一工学院教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2024年1月至4月,在湖南电职教育机构教授《电工电子》与《电机学》、《通用技术》《物理》国网考试与中职单招课程。
 
	
	 
	曾老师-能源动力-硕士研究生 
	海上风电自主运维水下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研究——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负责人 
	基于 Python 语言和 PyTorch 框架对水下视觉算法研究,研究目标检测 和关键点检测算法用于检测海上风机桩基周围冲刷坑及最大坑深点 ,研究水下双目相机标定技术 ,其中涉及到深度学习算法 ,水下折射建模与目标优化算法。  
	不确定海况耦合作用下风力机固定基础健康监测与动态可靠性评估研究——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参与人 
	通过实验构建海上风机桩基周围冲刷坑数据集,基于 OpenCV 库对水下图像增强处理 ,研究双目立体匹配技术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用于检测冲刷坑最大深度,研究弱纹理砂平面特征点检测技术用于拟合海平面,其中涉及三维点云。  
	高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及自驱动车速监测系统研究——湖南省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湖南工程学院 教师助理 
	主要是协助老师进行授课备课,课堂的纪律把控,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同学喜欢。
 
	
	谢老师-电气工程 
	工作经历: 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师/软件工程师; 
	广州商学院现代信息产业学院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研室、物联网工程教研室高校教师 ; 
	学术成就-论文  
	(1)论文《CUK 变换器下的变频器设计》 机电信息  
	(2)论文《矿井提升机闸瓦间隙监测保护》 现代矿业  
	(3)论文《基于 SVPWM 的三电平 APF 双重复模糊 PI 控制策略》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4)论文《新型五电平逆变器的设计》 电子设计工程 
	(5) 论 文 《 The Conjecture of the Essence of Gravitation 》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Series  
	(6)研究生毕业论文《荣华煤矿矿用提升机电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专利: 一种降温器 ZL202122256236.X
 
	
	鹿老师-同济大学,副教授,环境专家,环境影响评价师 
	鹿老师对环境评价与规划有深入研究,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危害及近几年碳排放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多次参与各大型企业的碳排放监测与碳交易等工作,熟知碳排放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诠释碳排放管理工作的长远影响。长期从事碳排放管理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对于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有深入研究,政策和相关实践工作,有丰富的授课经验,重难点突出。杨老师同济大学教授,环评影响评价专家,碳排放管理研究专家致力于城市环境模拟与评价的科研工作,曾多次参与各大型企业的碳排放咨询和交易服务,制定相关方案。对于碳排放评价内容、指标、方法等有深入了解,曾多次受邀参与大型企业确定碳排放评价的范围及评价因子、设定符合企业绿色发展的碳排放评价指标,以提高企业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长期参与碳排放的相关教学与培训,授课经验丰富。
 
	
	 
	 王老师-上海某高校,讲师,环境影评价师 
	一直以来从来绿色建筑的教学研究工作,长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规划等课题,对于碳排放等绿色基础设施有独特的研究,曾多次参与研究碳资产管理、碳达峰与碳中和规划的编制、低碳产品认证标准等的相关工作。对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及交易都有深入的了解。能很好的将碳排放相关内容与环境 影响相结合,对于碳排放管理师培训有更深层次的见解。
 
	
	 
	王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项目管理专业,曾任多家高校、企业的专兼职讲师和顾问 
	王老师授课经验丰富,授课风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善于总结,被学员称为“外行听了学得会,内行听了记得快”。 2021年,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王老师联合诸多行业专家率先开发了“碳排放管理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和知识图谱,助力双碳人才的快速培养。
 
	
	付老师-双碳科技专家,建筑领域节能专家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获得多项国家级发明专利。获得了慧云系统国家级发明专利、获得新风净化、安全屋等11项实用新型专利。
 
	
	吴老师-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研究员级高工 
	就职于双碳重点行业中煤集团,任中煤某设计院总工程师。在多个项目的环评工作中,给出碳总量控制的实施方案。
 
	
	郑老师-双碳专家,高级讲师 
	多年碳排放相关工作经验,擅长碳排放管理、碳排放权交易等多个课程,讲课风格幽默风趣,从事培训导师多年。